綠蘿綠葉變黃,首先找到為什么會變黃的原因。
造成葉子變黃的原因有一下幾種:
1、環境突變導致綠蘿葉子發黃:
環境突變的原因,溫度濕度和光照突然變化太大,或者是換盆傷根了需要緩苗,而造成的葉子發黃。
解決辦法:?這種情況不必著急,可以采取措施減少環境的變化程度,等其適應過來即可。
2、澆水過多導致綠蘿葉子發黃(水黃):
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干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
解決辦法:?將綠蘿脫盆置于通風陰涼處,等土團干后再裝回盆中。
3、長期缺水導致綠蘿葉子發黃(旱黃):
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枯、發干,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
解決辦法:?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4、暴曬導致綠蘿葉子發黃(灼黃):
強烈陽光直射,易引起綠蘿葉梢、葉緣發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黃斑。
解決辦法:?移到陰處通風處即可。
5、陽光不足導致綠蘿葉子發黃(缺光黃):
長時間置蔭蔽環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
解決辦法:?移到光線較充足的地方。
6、施肥過多導致綠蘿葉子發黃(肥黃):
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發黃,表現在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
解決辦法:?應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水沖洗部分肥料,或換培養土。
7、長期缺肥導致綠蘿葉子發黃(缺肥黃):?
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常或逐漸由綠轉黃。
解決辦法:?檢查盆土,如有干結現象應換土。平時薄肥勤施并適時澆一些礬水。
8、爛根導致綠蘿葉子發黃:?表現在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
解決辦法:把爛根去除,放到通風處涼干。傷口愈合后回盆,注意盆中不可有積水。
擴展資料綠蘿(學名:Epipremnumaureum),屬于麒麟葉屬植物,大型常綠藤本,生長于熱帶地區,常攀援生長在雨林的巖石和樹干上,其纏繞性強,氣根發達,可以水培種植,原產印度尼西亞所羅門群島的熱帶雨林。
成熟枝上葉柄粗壯,長30-40厘米,基部稍擴大,上部關節長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寬槽,葉鞘長,葉片薄革質,翠綠色,通常(特別是葉面)有多數不規則的純黃色斑塊,全緣,不等側的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深心形,稍粗,兩面略隆起。
綠蘿的形態特征是高大藤本,莖攀援,節間具縱槽;多分枝,枝懸垂。幼枝鞭狀,細長,粗3-4毫米,節間長15-20厘米。
葉柄長8-10厘米,兩側具鞘達頂部;鞘革質,宿存,下部每側寬近1厘米,向上漸狹;下部葉片大,長5-10厘米,上部的長6-8厘米,紙質,寬卵形,短漸尖,基部心形,寬6.5厘米。成熟枝上葉柄粗壯,長30-40厘米,基部稍擴大,上部關節長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寬槽。
葉鞘長,葉片薄革質,翠綠色,通常(特別是葉面)有多數不規則的純黃色斑塊,全緣,不等側的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深心形,長32-45厘米,寬24-36厘米,I級側脈8-9對,稍粗,兩面略隆起,與強勁的中肋成70°-80°(-90度)銳角,其間II級側脈較纖細,細脈微弱,與I、II級側脈網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