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似嗜子宮線蟲,因其蟲體細長,顏色鮮紅故稱紅線蟲,紅線蟲引起的錦鯉魚病叫做紅線蟲病。紅線蟲又可分為鯉紅線蟲和鯽紅線蟲兩種。
鯽似嗜子宮線蟲病可以同時引起鰭條的充血,基部發炎,鰭條破損。鯽似嗜子宮線蟲繁殖時,鉆破鰭條,把部分身體浸到水中,靠滲透壓而脹破身體,使幼蟲散落到水中,胎生。
擴展資料
鯉紅線蟲主要危害鯉魚,雌蟲一般盤曲寄生在鯉魚的鱗片下面,使鱗片隆起。此蟲經常在魚的鱗片下蠕動,破壞魚的皮膚,吸取魚的養分,引起皮膚發炎和充血出血。在皮膚發炎處往往會寄生水霉病,引起繼發性感染。嚴重時可能造成錦鯉的肌肉發生腐爛現象,從而使病魚死亡。此病主要危害2齡以上的鯉魚和產卵親魚,流行季節一般為春季。
紅線蟲病的感染是由于錦鯉吞食了帶有幼蟲的水蚤后被感染,在體腔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雌、雄蟲體交配后,雌蟲遷移至寄生部位并發育成熟。
紅線蟲病通常發生于5、6月。一般不會引起病魚死亡,但可引起細菌、真菌的感染。嚴重時也可引起死亡。
蟲體寄生處,組織充血、發炎、潰瘍甚至壞死。并在病灶處可見紅色蟲體盤曲其中。病魚眼窩中有大型蟲體,清晰可見。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嗜子宮線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