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在春、秋及夏季栽植均可。一般在秋末、冬初栽植成活率較高。
山楂樹為落葉喬木,高600~700cm。樹皮暗灰色;小枝無毛,無刺或有短刺;葉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呈羽狀5-9裂;葉表濃綠色,有光澤,葉背淡綠色,葉脈上有短柔毛;花序一般有花十數(shù)朵,花白色。
果實性狀:
果實較小,類球形,直徑0.8~1.4cm,有的壓成餅狀。表面棕色至棕紅色,并有細密皺紋,頂端凹陷,有花萼殘跡,基部有果梗或已脫落。質(zhì)硬,果肉薄,味微酸澀。
擴展資料主要價值:
山楂可栽培作綠籬和觀賞樹,秋季結果累累,經(jīng)久不凋,頗為美觀。幼苗可作嫁接山里紅或蘋果等砧木。果可生吃或作果醬果糕;干制后入藥,有健胃、消積化滯、舒氣散瘀之效。
分布范圍:
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蘇。生于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海拔100-1500米。朝鮮和蘇聯(lián)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