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蓋蟲學名為地鱉。中醫(yī)又叫:土元,其功效是:破瘀血,續(xù)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jīng)閉,癥瘕痞塊。
地鱉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昆蟲,生活于陰暗、潮濕、腐殖質豐富的松土中,怕陽光,白天潛伏,夜晚活動,生長最適溫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會引起成蟲和若蟲的大量死亡,下降到8℃就停止活動,進入休眠期。
地鱉完成一個世代,需要經(jīng)過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雄蟲從若蟲到長出翅膀,約需8個月,雌蟲無翅,成熟約需9~11個月。雄蟲交尾后5~7天死亡。雌蟲交尾后一周即可產卵,且一次交尾終生產卵。
擴展資料:外形特征:
地鱉是雌成蟲。不完全變態(tài)。地鱉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后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fā)達,蓋住頭部。
腹背板9節(jié),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huán)節(jié)。質松脆,易碎。氣腥臭,味微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地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鱉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