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雄性腹甲平坦,幾與背甲等長,前緣平截略向上翹,后緣缺刻較深,前寬后窄;雄性腹甲的后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緣較長,似呈楔形。
背甲棕褐色,雄性幾近黑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雄性色深。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塊,有時腹甲幾乎全被黑褐色斑塊所占,僅在縫線處呈現棕黃色。
頭部橄欖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喉部有暗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并向后延伸至頸部,雄性不明顯。
我國分布于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香港、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臺灣。國外分布于日本,朝鮮。
擴展資料: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后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
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后攝食,故宜在上午8~9時投喂飼料。從谷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中午不活動;
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并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