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是動物。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將近五億年前就出現了。很多人以為珊瑚是植物,其實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珊瑚是動物,是由無數微小的珊瑚蟲聚集形成。
珊瑚蟲是一種腔腸動物,它個頭很小,往往只有幾毫米,體態玲瓏,色澤美麗,十分嬌氣,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溫保持在22-28攝氏度的水域,且水質必須潔凈、透明度高,陽光照射充足,退潮時不能長時間暴露在水面之上,只有滿足這些苛刻條件,珊瑚蟲才能繁茂生長,建造珊瑚礁。
珊瑚蟲的形態就像花朵一樣,頂端由一圈圈的觸手構成,如同花瓣,而圓筒般的柱部則好比花的子房。珊瑚蟲會吸收溶解海水中的碳酸鈣,用來制造自己的骨骼。我們一般所見的白色珊瑚,實際上是一個個珊瑚蟲死后遺留下來的骨骼,真正活的珊瑚蟲是在其上面開著的一朵朵柔嫩的“小花”。
珊瑚有很多品種,如紅珊瑚、黑珊瑚、藍珊瑚、日本珊瑚、地中海珊瑚等等,不同品種的珊瑚在質量上的差異并不大,所以其顏色的色澤和塊度的大小成為了價格的核定標準,也成為了顧客選購的依據。
由于不同的國家,其歷史、文明、風俗、文化的不同,會造成其對珊瑚價值評判的不同性。珊瑚作為天然珠寶,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擴展資料
珊瑚礁海岸的分類及作用:
一般地說,珊瑚礁海岸主要分三類,即岸礁、環礁和堡礁。岸礁就是緊貼著海岸的珊瑚礁,它像一條花邊鑲嵌在海岸邊,其寬度一般百米至千米不等;我國的臺灣島與海南島就有岸礁分布。
環礁是出露于海面之上,外形像花環般的珊瑚島,中間為有水的礁湖,水深40米左右;我國的南海諸島中,不少島礁屬于這一類。堡礁一般在離岸一定距離的海面上,由堤狀珊瑚礁構成,它像一道天然的長堤平行于海岸,世界最著名的堡礁是澳大利亞東北岸外海域的大堡礁。
珊瑚礁海岸能有效地阻擋海浪和風暴潮的侵蝕,是天然的防波堤;珊瑚礁形成的特殊水環境宜于魚蝦棲息,有利于招引魚蝦來此安家落戶,增殖漁業資源;婀娜多姿的珊瑚,育成的奇異礁石,是美麗的自然景觀,加以適當開發,可以作為豐富的旅游資源。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已開辟為水下公園,是世界少有的游覽勝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