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入缸的小麥,在密閉性能較好的情況下可采用磷化鋁化學藥劑保藏,或用低氧、低藥劑量儲藏,也可用防蟲磷同小麥攪拌儲存,以杜絕害蟲和霉菌的繁育,提高儲糧的穩定性。對于靠自然缺氧達不到防治目的的小麥,用化學保藏最為適宜。投藥法即用紗布把藥片包緊放入糧堆內即可。
小麥缺氧儲存,主要是利用其后熟期長及入缸糧溫高、呼吸旺盛的特點,在小麥進缸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自然缺氧保管方法。缸內的氧氣隨著小麥和害蟲及微生物的呼吸而逐漸減少,5-10天即能使氧氣濃度降到2%-5%,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到40%-50%。保持一定時間可使害蟲窒息死亡。
熱密閉法即麥熱、缸熱、物料熱。用經過消毒的物料進行壓蓋,然后用薄膜密封缸口,用繩扎緊,不得漏氣,使缸內的麥溫達到40℃以上,保持8-10天,殺死未死的卵、蛹、幼蟲及成蟲,從而達到聚熱殺蟲的效果。
擴展資料:
小麥是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其野生祖先進行馴化的產物,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廣大地區,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1985年和1986年先后兩次于東灰山新時期時代遺址中,發現距今5000±159年的碳化小麥和大麥粒;1955年在安徽省亳縣釣魚臺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發現有炭化小麥種子。以上從植物學和考古學上給麥為中國起源論提供了證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新小麥儲存三種好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麥(小麥屬植物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