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它使血液更容易匯流到被叮咬處。蚊子唾液中的物質,能讓被叮咬者的皮膚出現起包和發癢癥狀。
一般情況下,人被蚊蟲叮咬以后,會引起一些過敏反應,尤其是嬰幼兒,被蚊子咬后,每個人所產生的反應不同,比如有些人癥狀較輕,有些人皮膚上就是一個小紅點,而有的人可能就會起一個很大的包,甚至還會起水泡,反應大的人被咬處奇癢無比,很容易被抓破,尤其是小孩子。加上天氣熱,可能還會感染,產生其他不適。被蚊子叮咬后沒有受到感染或者其他并發癥,一般一到兩個星期左右就會好。
擴展資料1、忌過度抓撓:
抓撓蚊蟲叮咬處的瞬間似乎緩解了瘙癢感。然而,抓撓的同時也將致癢的成分進一步在皮膚里擴散,從而引進惡性循環。過度抓撓也會引起皮膚炎癥范圍的擴散。被蚊蟲叮咬后不抓撓傷口是第一要義。
2、忌用指甲掐十字印
有些人總忍不住在蚊蟲叮咬處用指甲掐十字印來止癢。然而這個行為容易引起皮膚破損發炎,指甲上的細菌進入皮膚,而留下更多不必要的傷痕。最佳方法就是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3、忌立即冷卻被咬傷口
盡管很多人認為熱敷傷口,血管擴張后會加重瘙癢。事實上被蚊蟲叮咬后,比起冰敷,熱敷才是最佳選擇。這是因為皮膚升溫后,蚊蟲唾液中所含的蛋白質發生變質,失去了毒性。被蚊蟲叮咬后,第一時間在傷口處敷上熱毛巾,如有需要,隔日再進行冰敷。
4、忌自行診斷
蟲子的種類不同,被叮咬后的狀況也各不相同。平常被蚊子叮咬不必緊張,但如果被不明蟲子叮咬,并有較嚴重癥狀的,切忌自行診斷而應及時就診。
參考資料:新華網--別大意:小蚊子也能叮出大毛病
參考資料:人民網--萬萬撓不得四大行為不利于蚊子叮咬腫塊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