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尾播種繁殖應以秋季(8-9月)為佳。因為它是宿根類植物,一次種植,多年開花,花期為春季,所以在秋季播種后能在冬季到來之前,生長出越冬的根系,在春季恢復生長后又可茂盛,甚至開花。
鳶尾(學名:IristectorumMaxim.)又名:藍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屬百合目、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直徑約1cm,斜伸;葉長15~50cm,寬1.5~3.5cm,花藍紫色,直徑約10cm;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6cm,直徑2~2.5cm。
擴展資料:
一、形態特征
植株基部圍有老葉殘留的膜質葉鞘及纖維。根狀莖粗壯,二歧分枝,直徑約1cm,斜伸;須根較細而短。葉基生,黃綠色,稍彎曲,中部略寬,寬劍形,長15~50cm,寬1.5~3.5cm,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鞘狀,有數條不明顯的縱脈。
花莖光滑,高20~40cm,頂部常有1~2個短側枝,中、下部有1~2枚莖生葉;苞片2~3枚,綠色,草質,邊緣膜質,色淡,披針形或長卵圓形,長5~7.5cm,寬2~2.5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內包含有1~2朵花。
二、種植土壤要求
鳶尾不但可以種于玻璃溫室或塑料膜溫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種植。戶外種植配合以臨時覆蓋物,或使用活動房屋,特別是春秋兩季是可行的。
對于鳶尾切花的生產,實際上在任何類型的土壤中都可以進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濕性強,且不板結者(否則會限制植株生長)。土壤結構好是基本的條件,這對經常大量種植生長期短的鳶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議加入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與25cm左右深的土壤進行混合,以對土壤進行改良。易板結的土壤,種植后可在土壤表層覆蓋一層諸如稻殼、稻草、松針、黑色泥炭或類似的材料來防止土壤板結。也可用此方法來防止土壤很快變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