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否則生出的雞蛋不可能孵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會發育成小雞。
能夠孵出小雞的蛋稱為受精卵,未受精的蛋為普通雞蛋,母雞只有與公雞交配受精后才有可能產下受精卵,受精卵經母雞孵育后才能孵出小雞。下蛋是母雞的本能,不需要公雞參與。
擴展資料:
產蛋雞從16周齡起進入預產期,25周齡可達到產蛋高峰。這段時間,母雞不僅體重在增長,生理上也發生著急劇變化。母雞卵巢和輸卵管的體積、重量與其功能密切相關。1日齡母雞的卵巢平均重0.03g。未成熟母雞的卵巢長約15mm,寬約5mm。卵巢內含有大量的卵母細胞,其數量由600~500000個不等,用顯微鏡可觀察到12000個,但僅有少數達到成熟排卵。母雞有4月齡和5月齡時,卵巢重量分別增至2.66g和6.55g。
雞、鴨等的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和輸卵管,存在于腹腔左側。右側的一般在出殼時已退化,僅留痕跡。
蛋的形成過程要經由組成輸卵管的以下5個部分:
①漏斗部。為傘狀薄膜結構,靠近卵巢,呈游離狀態,功能為接受卵巢的排卵。根部有管狀腺,有精子貯存其中,與卵子在漏斗部相遇即發生受精作用。
②膨大部。為輸卵管的最大部分,由此分泌蛋白將卵黃包裹。卵子離開膨大部之后,沿輸卵管呈旋轉運動下行,并有水分加入,形成卵帶和濃稀不同的蛋白層。
③峽部。借助于膨大部的蠕動,卵子進入此處后形成內、外層蛋殼膜,二膜互相粘連,僅在蛋的大端分開,形成氣室,逐漸成為橢圓形的軟蛋。
④子宮。也稱蛋殼腺。為袋狀厚實肌組織,蛋在其中停留20~24小時,以形成蛋殼,其間并有水分和鹽類加入到蛋白中。蛋殼的色素在產蛋前5小時形成。臨產時分泌一層膠護膜,使蛋潤滑以利產出,并保護蛋免受微生物的侵襲。
⑤陰道。為子宮到泄殖腔的通道,相當于哺乳動物的子宮頸,其功能與蛋的排出有關。靠近子宮處有陰道腺,是貯存精子的主要部位,精子可在其中貯存10~14天或更長時間。
產蛋量與產蛋周期有密切關系。雞、鵪鶉和鴨常在連續產蛋一段時間后停產一天至數天或更多,再連續產蛋,呈現規律性的反復。產蛋周期包括一個連續產蛋期和停產期。一個蛋的形成時間約需24~27小時。產蛋后一般需經半小時左右才再排卵。因而母雞連產期間的產蛋時間存在一定時差。多數母雞在上午產蛋,如最后一次產蛋是在下午3時左右,次日一般停產。
參考來源:
百度百科--母雞
百度百科--家禽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