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花如何種植?
龍膽花如何種植?
龍膽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地、林緣及灌叢間,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冷,喜光照,忌夏季的高溫多雨,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生長溫度20-25℃。1.選地、整地龍膽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還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質多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平地、坡地及撂荒地均可栽培,黏土地、低洼易澇地不宜栽培。育苗地應選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一般選平地或東、西向的緩坡地。移栽地應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也可以利用闊葉林的采伐地或舊人參地栽植,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植物為好。選地后于晚秋或早春將土地深翻30-40厘米,打碎土塊,清除雜物,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2000~3000千克,盡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糞尿。育苗地多作成平畦或高畦,畦面寬l-1.2米,高10-15厘米
導讀龍膽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地、林緣及灌叢間,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冷,喜光照,忌夏季的高溫多雨,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生長溫度20-25℃。1.選地、整地龍膽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還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質多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平地、坡地及撂荒地均可栽培,黏土地、低洼易澇地不宜栽培。育苗地應選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一般選平地或東、西向的緩坡地。移栽地應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也可以利用闊葉林的采伐地或舊人參地栽植,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植物為好。選地后于晚秋或早春將土地深翻30-40厘米,打碎土塊,清除雜物,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2000~3000千克,盡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糞尿。育苗地多作成平畦或高畦,畦面寬l-1.2米,高10-15厘米
龍膽的種植方法:龍膽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地、林緣及灌叢間,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冷,喜光照,忌夏季的高溫多雨,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生長溫度20-25℃。1.選地、整地龍膽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還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質多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平地、坡地及撂荒地均可栽培,黏土地、低洼易澇地不宜栽培。育苗地應選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一般選平地或東、西向的緩坡地。移栽地應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也可以利用闊葉林的采伐地或舊人參地栽植,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植物為好。選地后于晚秋或早春將土地深翻30-40厘米,打碎土塊,清除雜物,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2000~3000千克,盡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糞尿。育苗地多作成平畦或高畦,畦面寬l-1.2米,高10-15厘米。移栽地畦面寬1一1.2米,高2O-25厘米,作業道寬30-40厘米。2.繁殖方法主要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也可以用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l)育苗育苗的播種期為4月上、中旬,播種前先將種子作催芽處理,方法是在播種前5-10天,將種子用0.l毫升/升的赤霉素浸泡24小時,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幾次,用種子量3-5倍細沙混拌均勻,裝人小木箱內,放在室內向陽處,上面用濕紗布蓋好進行催芽,溫度穩定在22-25℃,并保證細沙有一定溫度,5-7天種子表面剛露出白色小芽時即可播種。播種前先用木板將畦面土刮平、拍實,再用細孔噴壺澆透水,待水滲下后,將處理好的種子再拌入10-20倍的過篩細沙,拌勻之后放人細帶中,輕輕敲篩,使種子均勻散落在畦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1.5-2.0克,播完之后上部用細篩將細的鋸末蓋l-2毫米,上部蓋一層油松葉保濕,最后再少量澆1次水。有的地區將處理好的種子播種時不拌細沙,直接拌入過篩的細鋸末,1.5克種子拌250克鋸末,拌勻后直接用細篩播種,其它方法同上。因鋸末保溫保濕作用好,出苗率較高。總之,播種應作到“澆透水、淺覆土、高覆蓋’。在大面積生產中有的不作種子處理,如果加強管理也可保證正常出苗。(2)移栽春秋季均可移栽,當年生苗秋栽較好,時間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季移栽時間4月上、中旬。在芽尚未萌動之前進行。移栽時選健壯、無病、無傷的植株,按種栽大小分類,分別栽植。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橫畦無溝,溝深依種栽長短而定,每穴栽苗l-2株,蓋上厚度以蓋過芽苞3-4厘米為宜,土壤過于干旱時栽后應適當澆水。(3)分根和扦插繁殖,龍膽生長3年后根莖生長旺盛,可以結合采收同時進行分根繁殖,方法是將生長健壯植株根據長勢情況將其剪成幾個根莖段,再按移栽項進行分栽。二、三年生龍膽于6月中下旬至7月初生長旺季,將地上莖剪下,每3~4節為三個插條,除去下部葉片,用ABT生根粉處理后扦插于插床內,深度3-4厘米,插床基質一般是用l/2壤土加l/2量過篩細沙,扦插后每天用細噴壺澆水2-3次,保持床土濕潤,插床上部應搭棚遮蔭,20天左右生根,待根系全部形成之后再移栽到田間。由于龍膽在栽培中結種子量很多,繁殖系數大,在生產中分根和扦插繁殖很少應用,因此,不作重點介紹。3.田間管理(l)育苗管理播種后要經常檢查畦面濕度,種子萌發至第一對真葉長出之前,土壤濕度應控制在70%以上,一對真葉至二對真葉期間,土壤濕度控制在60%左右,因此,育苗床應經常用噴壺澆水。苗出全之后,逐次清除雜草,6-7月生長旺季根據生長情況適當追肥。8月上旬以后逐次除去畦面上的覆蓋物,增加光照促進生長。(2)移栽田管理全部生長期內應隨時松土除草,保證幼苗正常生長。龍膽喜陰怕強光,可在作業道邊適當種植少量玉米,以遮強光。7月中旬在行間開溝追施尿素,每畝25千克左右。開花期噴1次100毫升/升的赤霉素,增加結實率。促進種子成熟,籽粒飽滿。花蕾形成之后,除留種植株外及時將花蕾摘去,以利根部更好生長。越冬前清除畦面上殘留的莖葉,并在畦面上覆蓋2厘米厚腐熟的圈糞,防凍保墑。4.病蟲害防治(l)猝倒病主要發生在一年生幼苗期,為鞭毛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害,罹病植株在地面處的莖上出現褐色水漬狀小點,繼而病部擴大,植株成片倒伏于地面,5-8天后死亡,主要發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濕度大、播種密度大時發病嚴重。防治方法:調節床土水分,發現病害后停止澆水,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澆灌病區,也可用800倍液百菌清葉片噴霧。(2)斑枯病是當前龍膽發病較多、危害較重的常見病害,該病多發生在二年生以上植株,以葉片發病最為嚴重。田間發病高峰期為7月至8月中旬,氣溫25-28℃,降雨多,空氣濕度大時易發生。防治方法: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采取農業手段和藥劑防治結合。首先應按要求嚴格控制選地,地勢低洼、易板結地不宜種植,不宜連作;栽種前土壤、種子、種苗用50%多菌靈消毒;移栽田畦面覆蓋稻草或樹葉,以利防病;保持田間清潔,秋末應將殘株病葉清除田外燒掉或深埋;控制中心病株,一旦發現病株病葉立即清除,用藥液處理病區。發病之前即5月下旬起至七八月份發病期,用甲基托市津800-1000倍液,9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等農藥交替進行葉面噴霧,每7-10天1次,防治效果較好。(3)褐斑病6月初開始發病,七八月最重,發病初期葉片出現圓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中央顏色稍淺,隨病情發展,病斑相融合,葉片枯死,高溫高濕條件下本病極易發生。防治方法:同斑枯病。
龍膽花如何種植?
龍膽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地、林緣及灌叢間,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冷,喜光照,忌夏季的高溫多雨,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生長溫度20-25℃。1.選地、整地龍膽雖然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還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含腐殖質多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好,平地、坡地及撂荒地均可栽培,黏土地、低洼易澇地不宜栽培。育苗地應選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壤土,一般選平地或東、西向的緩坡地。移栽地應選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也可以利用闊葉林的采伐地或舊人參地栽植,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植物為好。選地后于晚秋或早春將土地深翻30-40厘米,打碎土塊,清除雜物,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每畝2000~3000千克,盡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糞尿。育苗地多作成平畦或高畦,畦面寬l-1.2米,高10-15厘米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