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扦插:大多數茅膏菜都可使用葉插繁殖,把整片葉子從母株上切下,斜插或平放于潔凈的基質上,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約1個月左右可長芽。
2、冬芽:以矮小種群為主的一些品種,在冬季低溫的刺激下,蓮座狀葉的中心會長出許多珠芽,俗稱冬芽。等珠芽成熟后會脫落,這時及時采收(可用濕牙簽撥取),采收后立即播種(珠芽不耐保存),可放于潔凈的基質的表面,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一般2周左右出芽。
3、播種:大多數茅膏菜開花后會自然結出許多細小的種子,也有個別品種如叉葉茅膏菜等需異花授粉后才能結種,種子一般可保存三年左右。播種時可直接撒于潔凈的基質表面(切勿蓋土),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約一個月發芽。
溫帶地區的品種需要低溫刺激才容易發芽,可在冬季、春季播種,或播種后冰箱冷藏一個月。
3、澆水
茅膏菜通常都比較耐濕,可使用“腰水”的方法進行供水,即將花盆置于有水的水盤、玻璃缸等容器中,使水自行滲透至整個花盆,只須保持水盤中有1厘米左右的水,就能使基質保持潮濕。
4、病蟲害防治
在每年的春夏季,茅膏菜的新芽有可能會遭到蚜蟲的侵害,造成葉片生長畸形或枯萎。當青蟲、地老虎等害蟲在無食可吃時,都有可能會啃食茅膏菜的葉片,當發現葉片有被啃食過的痕跡時,應及時找找植株附近是否有這類害蟲,并捕捉滅殺,也可使用廣譜(通用型)殺蟲劑進行滅殺,使用時將葉片噴濕即可,切忌大量噴施。
擴展資料
絕大部分的茅膏菜都比較喜陽、耐暴曬,應盡量每天提供4小時以上的直射光,適合放置于光照良好的陽臺或窗戶上,若能提供全天的直射光則會呈現出非常鮮艷的顏色,粘液也會變得更加粘稠。
若沒有良好的光照環境,也應提供全天明亮的散射光,一般除北領地茅膏菜以外的茅膏菜也能正常生長,但植株呈現翠綠色,長勢及抗病性都比較差。
茅膏菜對濕度的要求不高,需要控制在40%-90%,冬季干燥時一般室內的濕度都能滿足要求。夏季炎熱的時候,其濕度不能連續幾天高于90%,否則可能造成莖葉腐爛,若出現此種境況時應立即加強通風。在涼爽的季節高至95%一般也不會出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茅膏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迷你茅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