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芩的拼音:qín
二、釋義:
1、古書上指蘆葦一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對生,披針形,開淡紫色花。根黃色,中醫(yī)入藥,有清熱祛濕等作用
2、黃芩。
三、芩的部首:艸
四、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五、造字法:形聲;從艸、今聲
六、異體字:菳荶
七、相關(guān)組詞:
黃芩?白芩?條芩?芩芍湯?龜芩膏
擴展資料:
一、漢字筆順:橫、豎、豎、撇、捺、點、橫撇/橫鉤、
二、詞組釋義:
1、黃芩?[ huáng qín ]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方形,葉對生,花唇形,藍色。根入藥,有清熱、燥濕、解毒、安胎等作用。
2、白芩?[ bái qín ]
杜若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杜若》。
3、條芩?[ tiáo qín ]
黃芩的一種。子芩的異名。
4、芩芍湯?[ qín sháo tāng ]
一種藥名,主治妊娠腹痛,熱痛脈數(shù)。
5、龜芩膏?[ guī qín gāo ]
主要原料有龜板、土茯苓等,主要功效是養(yǎng)生食療,不含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