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5月,河南共有14個貧空縣,分別是:嵩縣、汝陽縣、魯山縣、范縣、臺前縣、盧氏縣、南召縣、淅川縣、桐柏縣、社旗縣、淮濱縣、上蔡縣、平輿縣、確山縣。
1、嵩縣
嵩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因處于嵩山起脈而得名。
嵩縣轄16個鄉(鎮),318個行政村,總面積3009平方公里,為河南省第四大版圖縣,其中深山區占95%,淺山丘陵區占4.5%,平川區占0.5%。
嵩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常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境內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環抱,伊河、汝河、白河三條河流分別注入黃河、淮河、長江,一縣跨三域。
2、汝陽縣
汝陽縣地處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游,距洛陽市區74公里,是中國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祥地,史稱“酒祖之鄉”。
汝陽縣4A級旅游景區有西泰山、恐龍谷漂流,3A級旅游景區有龍隱、恐龍國家地址公園。全縣轄13個鄉鎮1個工業區、216個行政村,總面積1332平方公里,2012年總人口48萬 。
先后榮獲省級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和最佳人居環境獎,全國科技先進縣、全省中醫先進縣、平安建設先進縣稱號。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3、魯山縣
魯山縣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市、南臨南陽市、東接平頂山。
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年均氣溫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縣域面積2432.32平方公里,全縣轄25個鄉(鎮、辦事處),559個行政村,總人口92.7萬。
鄭堯高速、太澳高速、311國道、207國道及省道S242線、S231線縱橫全縣。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畫眉谷景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古建筑有文廟及明代清真寺。
1947年11月23日,魯山縣解放。屬平頂山市。位于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在河南省中部偏西,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
4、范縣
范縣隸屬于河南管轄,范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黃河中下游北岸,隸屬濮陽市。四面分別與濮陽縣、臺前縣以及山東省的鄄城縣、莘縣、陽谷縣接壤,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
2014年,面積為590平方公里,人口50.4萬,轄7鎮5鄉,586行政村,耕地面積51萬畝。
范縣歷史悠久,西漢初(公元前206年)始置縣,以南臨范水而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歷史,是范姓、顧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在此任縣令五載。境內現存有丹朱文化遺址、閔子墓、蘇佑墓、范武子墓等文化古跡。
5、臺前縣
臺前縣隸屬于河南省濮陽市管轄,位于河南省東北部,豫魯兩省交界處,總面積454平方公里,現轄6鎮3鄉,372個行政村,37.64萬人,27萬畝耕地。
臺前縣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中原經濟區濮范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被命名為“中國羽絨之鄉”。
地理位置特殊。臺前縣三面與山東省的6個縣(莘縣、陽谷、東平、梁山、鄆城、鄄城)接壤或隔河相望,東西長40.4千米,南北平均寬15.5千米,是河南省的東北門戶。
西連中原經濟區,東接環渤海經濟圈,是河南省距離天津港、青島港、連云港、日照港最近的一個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家級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