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兩根繩子打兩個結,中間部分方便當掛式,容易掛上去。或者可以用一根對折打個結,記住要一頭多些,一頭少些。
2、以一根繩子為中心然后繞,然后拉直。 PS:因為這根比較好分清楚所以就用這個來編,另一種的方式也是一模一樣的。
3、重復相同動作,編到中間差不多是這個樣子的。記住拉的時候要拉緊,但注意不要拉壞掉。
4、打了個結,把多出來的剪去,多的話還可以編,如果是想戴在手上可以打結時候不要拉的那么緊即可。
擴展資料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
2、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花紋編織是在平紋編織的基礎上再予以變化,編織出鏈子扣、十字扣、梅花扣等花紋。絞編類似平紋編織,但結構緊密,不顯露經。
3、編帽是以呈放射狀的原料互相掩壓、旋轉而編成圓形的帽子。勒編是柳編的常見技法。它以麻線為經,以柳條為緯,編織時將麻線和柳條勒緊,所以結構堅固,質地緊密。
4、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于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后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
5、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后而結扣,并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包纏是將包纏原料沿芯條向一個方向均勻地包纏 ,如以藤條包纏藤編家具 、柳編器皿的邊沿、把子,不僅使其光滑,便于扶把,而且堅固耐用。
6、棒錘扣是以玉米皮包纏的經線往返成約 4厘米長的芯條,再纏幾圈,形成相互連環成套的棒錘鏈扣。
7、釘串。釘,是以針線或其他原料將兩部分編織原料或半成品釘合成一體,構成器物;串,是將兩者攏合,并不連成一體。常用的技法有手釘、機釘、砌釘等。
8、手釘是將麥秸辮、玉米皮辮等用手工縫紉釘連成片,制成茶墊、壁掛、地席等。機釘是以縫紉機將麥秸辮、玉米皮辮釘連成草帽、提籃等。
9、盤結。是經緯形式和包纏、結扣相結合的編織技法。常見的有馬蓮朵、套扣等。
10、馬蓮朵又名打結,是以玉米皮包纏的芯條作為經緯,然后互相掩壓、盤結,組成有立體感的蓮花狀四方連續花紋。套扣也是打結,但形狀扁平,沒有立體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