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泄漏并沒有對我國海域產生影響。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同時發生故障,其中座反應堆震后核蒸汽泄漏并發生爆炸。在爆炸后,周邊國家已經停止了與日本的海鮮貿易。
受到放射性物質的食品飲食之后1~2年內會誘發食道癌,淋巴癌,白血病等。特別是對幼兒,孕婦會有更大的影響。
目前周邊國家把日本的放射性污染以TOP新聞來告知自國人,不要飲食日本的東西。日本的放射性物質已經向海洋流入,而且受影響的海洋面積越來越廣。
擴展資料:
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相關人員接受采訪時說,受海洋環流影響,福島核電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主體上向東漂移,近期主要影響日本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是考慮到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極其復雜的中小尺度渦動,會將部分放射性污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輸運。
因此,從長期來看,會對我國管轄海域構成一定的影響。但是要準確判斷和預測核污染物的輸運及其對海洋環境的影響程度,還需要進行長期跟蹤監測與評價。
涉及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影響,國家海洋局環保司相關人員同時表示,自3月11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以來,國家海洋局一直在開展我國管轄海域放射性物質的監測工作,從目前的監測結果來看,我國海域放射性物質含量仍在本底范圍內,福島核泄漏事故尚未對我國海域產生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海洋局:日本福島核泄漏尚未對我國海域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