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與雅典、開羅、羅馬并稱世界四大古都,是古絲綢之路起點,是世界上文化內涵最豐富、文化遺存迭壓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統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
西安下轄11個區: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雁塔區、灞橋區、未央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2個縣:藍田縣、周至縣,總面積10752平方千米。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全國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
2、寶雞市
寶雞古稱陳倉、雍城,譽稱“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也是周秦文化發祥之地、青銅器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寶雞市轄3個市轄區、9個縣:渭濱區、金臺區、陳倉區、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鳳縣、太白縣。
3、咸陽市
咸陽市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沖。
咸陽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咸陽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9個縣:秦都區、楊陵區、渭城區、興平市、三原縣、涇陽縣、乾縣、禮泉縣、永壽縣、彬州市、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武功縣。總面積10189.4平方千米。
4、銅川市
銅川市位于陜西省中部,關中盆地和陜北高原的交接地帶,總面積3882平方千米。是三國政治家、軍事家傅嘏,西晉哲學家、文學家傅玄,唐代史學家令狐德棻、醫學家孫思邈、大書法家柳公權,北宋著名書畫家范寬的故里。
耀州窯博物館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古陶瓷遺址專題博物館。銅川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王益區、印臺區、耀州區、宜君縣。
5、渭南市
渭南市地處關中平原東部,總面積13030平方千米,是字圣倉頡、酒圣杜康、隸書鼻祖程邈和史圣司馬遷的故里。
渭南地處中國版圖幾何中心,“北京時間”從這里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是中國航天測控事業發祥地,神舟系列飛船在這里得到全程遙測。渭南市轄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省轄市:臨渭區、華州區、潼關縣、大荔縣、合陽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韓城市、華陰市。
6、延安市
延安市位于陜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總面積3.7萬平方千米。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延安市轄2個市轄區、11個縣:寶塔區、安塞區、延長縣、延川縣、子長縣、志丹縣、吳起縣、甘泉縣、富縣、洛川縣、宜川縣、黃龍縣、黃陵縣。
7、榆林市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總面積43578平方千米,素有“九邊重鎮”之稱,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市轄2個市轄區、10個縣:榆陽區、橫山區、神木市、府谷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8、漢中市
漢中因漢水而得名,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故里。漢中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漢臺區、南鄭區、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留壩縣、佛坪縣。
9、安康市
安康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總面積23391平方千米。安康市轄1個市轄區、9個縣: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寧陜縣、紫陽縣、嵐皋縣、平利縣、鎮坪縣、旬陽縣、白河縣。
10、商洛市
商洛市因境內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秦嶺南麓,與鄂豫兩省交界,總面積19292平方千米。歷史上是西北通往東南的交通要道,兼容秦雄楚秀,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里。商洛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陜西省位置境域:
陜西省位于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總面積205603平方千米。
陜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
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