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凝固的最佳溫度是25度。根據水化反應的速度和物理化學主要變化,可將水泥的凝結硬化分為初始反應階段 5~10分鐘,潛伏期1小時,凝結期6小時,硬化期6小時到若干年 。
硅酸鹽系水泥為干粉狀物,加適量的水并拌合后便形成可塑性的水泥漿體,水泥漿體在常溫下會逐漸變稠直到開始失去塑性,從失去塑形到水泥漿開始產生強度的過程。
隨著生成的膠體狀水化產物不斷增多,膜層增厚并相互連接構成疏松的網狀結構,使漿體逐漸失去流動性,這就是水泥的初凝,繼而完全失去可塑性,并開始產生結構強度,即為終凝。
擴展資料:
測定凝結時間前,應先檢查儀器滑動部分在支架中能否自由滑動,同時檢查試桿降至凈漿表面時,指針應對準標尺零點,否則應予以調整。測定凝結時間前,應卸下稠度試桿,換以試針,同時檢查試針與圓模頂接觸時指針是否對零,否則應予調整。
每次測定前,首先應將儀器垂直放穩,不宜在有明顯振動的環境中操作。每次測定完畢均應將儀器工作表面擦拭干凈并涂油防銹。滑動桿表面不應碰傷或存在銹斑。
在初凝的時候,水泥漿已經失去可塑性,且在底部的水泥漿已經具備一定的強度和硬度,滑動桿自重已經不能插到底板。在實際施工中,在水泥漿初凝及初凝前很長一段時間,孔口管的下放是需要很大動力的,自重是不滿足實際施工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泥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