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主要使用的電視廣播制式有PAL、NTSC、SECAM三種,中國大部分地區使用PAL制式,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與美國等歐美國家使用NTSC制式,俄羅斯則使用SECAM制式。中國國內市場上買到的正式進口的DV產品都是PAL制式。
擴展資料:
電視信號的標準簡稱制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用來實現電視圖像或聲音信號所采用的一種技術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播放節目時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術標準)
各國的電視制式不盡相同,制式的區分主要在于其幀頻(場頻)的不同、分解率的不同、信號帶寬以及載頻的不同、色彩空間的轉換關系不同等等。
NTSC制:美國、墨西哥、日本、臺灣、加拿大等國和地區采用;
PAL制:德國、中國、香港、英國、意大利、荷蘭、中東一帶等國和地區采用;
SECAM制:法國、前蘇聯及東歐和非洲各國采用。
在上面三種彩色電視制式的基礎上,按伴音信號的調制方式(調頻或調幅)和載波頻率,還可以把電視制式繼續細分成很多種:
D/K:6.5MHz,中國大陸采用;
I:6.0MHz,香港地區采用;
B/G:5.5MHz、國外部分地區采用;
M:4.5MHz, 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采用。
制式特點
一、NTSC彩色電視制式:它是1952年由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準,它采用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式,故也稱為正交平衡調幅制。美國、加拿大等大部分西半球國家以及中國的臺灣、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均采用這種制式。
二、PAL制式:它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標準,它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的技術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點。西德、英國等一些西歐國家,新加坡、中國大陸及香港,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采用這種制式。PAL制式中根據不同的參數細節,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我國大陸采用的制式。
三、SECAM制式:SECAM是法文的縮寫,意為順序傳送彩色信號與存儲恢復彩色信號制,是由法國在1956年提出,1966年制定的一種新的彩色電視制式。它也克服了NTSC制式相位失真的缺點,但采用時間分隔法來傳送兩個色差信號。使用SECAM制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法國、東歐和中東一帶。
為了接收和處理不同制式的電視信號,也就發展了不同制式的電視接收機和錄像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電視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