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
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不明顯。
此型艾滋病恐懼癥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可以得到緩解。
二、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
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較明顯。
此型艾滋病恐懼癥僅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需要結合針對于恐懼癥的心理治療。
三、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
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社會功能受損嚴重。
此型艾滋病恐懼癥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需要結合針對于強迫癥的心理治療。
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懼癥
疑病型艾滋病恐懼癥主要表現在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不相信檢查結果,頑固地擔心或堅信自己已經被感染了艾滋病。也可出現回避或逃避行為,但一般不明顯。
此型艾滋病恐懼癥需要艾滋病知識的教育,同時需要結合針對疑病癥的心理治療。
? ? ? ? ? ? ? ? ? ? ? ? ? ? ? ?艾滋病恐懼癥
艾滋病恐懼癥(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簡稱恐艾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潔癖等強迫癥表現。2011年廣東等地發生的群體性自述陰性艾滋病事件,經衛生部調查檢測宣布屬于恐艾癥,沒有發現所述的未知病毒。
艾滋病恐懼癥的治療
第一,主要是心理治療,首先是調整患者的認知,讓患者對艾滋病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如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等具體的知識,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減輕憂慮和擔心。
第二,可以用放松訓練來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讓患者能從恐懼焦慮的情緒狀態中放松下來。
第三,轉移注意力,不要讓患者將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身體上,因為越關注身體,那么身體上的一些輕微不適就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導致患者越來越焦慮,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疾病的幾種表現
其一、精神壓抑,沉默寡言,恐懼焦慮,不能自我解脫。每每談及所患癥狀則痛不欲生,因而出現失眠、心悸、出冷汗、頭昏等癥狀,有的甚至認為死亡就在眼前,世界到了盡頭。
其二、擴散病情。患者公開聲稱自己患有艾滋病,負罪心理嚴重,并動員家屬作有關性病檢查。
其三、固執己見。雖經多家醫院檢查無艾滋病,仍多方求醫,要求治療。
克服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懼癥都可以簡單的歸到某一類,很多患者是多種表現同時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綜合的心理治療。對于艾滋病恐懼癥心理治療是必須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會想到接受心理治療,很多人認為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擔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過高危行為的人。只有到多次檢查之后,仍不能擺脫自己的擔心和痛苦之后才會想到求助于心理醫生。
相信科學檢測: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體或核酸檢測為陰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無謂地擔心和猜疑。
不要相信癥狀:很多朋友懷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癥狀有關,的確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會出現急性癥狀,出現急性癥狀的條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這種病例實際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癥狀幾乎沒有特異性,和平時可能得的病沒什么兩樣。從醫學的角度講,癥狀并不能作為判定是否感染的標準。恐艾者幾乎人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癥狀,但最后的血檢結果是99%以上都沒事,這足以說明癥狀并不可信。
嘗試轉移注意力:將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學習上,多關心家里人,參加戶外運動以減輕憂慮和擔心,你會發現,很多所謂的癥狀會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