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縣隸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截至2018年12月,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轄轄2個縣級市、9個縣、1個自治縣:都勻市(廣惠路街道)福泉市(金山街道)、荔波縣(玉屏鎮(zhèn))、貴定縣(城關鎮(zhèn))、甕安縣(雍陽鎮(zhèn))、獨山縣(城關鎮(zhèn))平塘縣(平湖鎮(zhèn))、羅甸縣(龍坪鎮(zhèn))、長順縣(長寨鎮(zhèn))、龍里縣(龍山鎮(zhèn))惠水縣(和平鎮(zhèn))、三都水族自治縣(三合鎮(zhèn))。
平塘縣隸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鄰獨山縣,南與廣西南丹縣毗鄰,西與惠水縣、羅甸縣相連,北與貴定縣、都勻市接壤。海拔高程710米,距獨山36公里,距都勻66公里,距羅甸122公里,距貴陽市193公里,距貴新高速公路35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平湖鎮(zhèn),所在經緯度為東經106°40′29″~107°26′19″,北緯25°29′55″~26°06′4l″之間。
擴展資料
歷史沿革
洪武四年(1371年)置貴州衛(wèi),轄金筑、程番等十六長官司,其中大龍番、小龍番、方番、盧番、韋番、臥龍番、程番、羅番等八番長官司皆有領地在平塘地區(qū)。
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置程番府,轄十七長官司,今大塘轄地屬程番府。弘治七年(1494年)五月,置都勻府軍民指揮司,平舟六洞長官司隸屬都勻府。
萬歷十四年(1586年)三月,置定番州,屬貴陽府,大塘屬定番州。天啟四年(1624年)四月十一日,再劃丹平、丹行二司增入都勻府。
清順治十五年(1667年),清軍進入貴州。康熙始,實行改土歸流,平舟六洞長官司、丹行司、丹平司、六洞二司、牙舟汛、大塘理苗州等相繼停襲、撤除、改置。
自民國初至民國二十四年,貴州為軍閥所統治。民國元年,改都勻縣為平舟彈壓(平州改稱平舟)。民國三年,撤平州彈壓,改置平舟縣;撤大塘州判,改置大塘縣。
民國二十四年,中央軍進駐貴州,改組省政府,國民政府派員接管貴州省政權。
民國三十年七月一日,撤平舟、大塘兩縣,改置平塘縣,屬二等縣,縣治設通州。八月十五日,縣城改設原平舟縣城。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平塘解放,成立平塘縣人民政府。一九五一年八月,改稱平塘縣民族民主聯合政府。一九五一年改為平塘縣人民委員會。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撤平塘縣,以槽渡河為界,河以北并入羅甸,河以南并入獨山縣。一九六一年八月恢復平塘縣建置。
一九九三年撤區(qū)并鎮(zhèn),全縣置平湖、者密、四寨、擺茹、牙舟、通州、大塘、克度、塘邊九個鎮(zhèn),卡蒲、苗二河、白龍、掌布、甘寨、谷硐、新塘、卡羅、鼠場、西涼十個鄉(xiāng)。
二〇一四年行政區(qū)劃調整,設通州、大塘、克度、塘邊、者密、牙舟、甲茶、掌布、平舟九個鎮(zhèn),一個卡蒲毛南族鄉(xiāng),一個金盆街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平塘縣
參考資料來源:平塘縣人民政府-平塘縣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