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陜西岐山縣諸葛亮廟前的一副對聯:
上聯:義肝忠膽,六經以來二表;
下聯: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對聯的意思翻譯成現代文就是說諸葛亮忠肝義膽,所寫的兩篇《出師表》是《六經》以來最好的文章了;劉備托孤給他,他為了輔佐劉禪,光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是可以和三位先賢并列的第一人。這幅對聯主要是從諸葛亮的品行方面來說的。
2,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相傳是諸葛亮當年躬耕之地,這里景色幽雅,建筑別致。武侯祠內對聯:
上聯:收二川,排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頭點四十九盞星燈,一心只望酬三顧;
下聯: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這是武侯祠內的一副贊嘆諸葛亮的對聯,此對聯主要點評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協助劉備取得了蜀地,平定了南蠻,與東吳聯合以抵抗北面的曹操,行軍打仗時的諸葛亮坐鎮軍中運籌帷幄,赤壁之戰的時候,又想到了用火攻的絕妙計策。
3,明代文人游俊題在“三顧堂”正門的對聯,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三顧堂位于諸葛草廬前面,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策時的紀念堂。
上聯:兩表酬三顧;
下聯:一對足千秋。
上聯是說諸葛亮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酬答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情誼,因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賢,賞罰嚴明的治國方針,體現了竭智盡忠興復漢室的愿望,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下聯是說諸葛亮的《隆中對》足以流傳千秋萬世而不朽,因為里面提出了蜀漢建國治國的整個方針策略。
4,陜西祁山五丈原諸葛廟對聯。
上聯:一對二表三分鼎;
下聯:六出七縱八陣圖。
此對聯概括總結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一對即隆中對(與劉備探討以后的對策);二表即出師表(向劉禪闡述出兵討伐曹魏的上表);三分鼎指諸葛亮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爭權(與曹魏、東吳孫權建立相抗衡的爭權,形成三足鼎立);六出指出去祁山(諸葛亮出伐曹魏的次數)。
七縱即七擒孟獲(抓了孟獲七次,又七次放掉,使得南方心服口服,為討伐曹魏奠定了后方的穩定);八陣圖為諸葛亮所創的一種陣法,稱為八陣圖。
5,河南南陽臥龍崗寧遠樓上的對聯。
上聯:淡泊以明志;
下聯:寧靜以致遠。
該聯語出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是諸葛亮所書。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了道家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