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行計價方案:
(1)第一檔電量按覆蓋70%“一戶一表”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初步統計,全國平均為110度,即全國月用電量在110度以內的居民家庭戶數占總居民家庭戶數的比例達到70%,起步階段電價保持基本穩定;
第二檔電量按覆蓋90%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全國平均為210度,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千瓦時5分錢;第三檔為210度以上,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千瓦時0.2元。
(2)第一檔電量按覆蓋80%“一戶一表”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全國平均為140度,起步階段電價每千瓦時提高1分錢;第二檔電量按覆蓋95%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全國平均為270度,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千瓦時5分錢;第三檔為270度以上,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千瓦時0.2元。
2、計算舉例
以全國平均水平為例,如家庭月用電量為9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不受影響;按方案二,則每月電費支出增加0.9元。如家庭月用電量為15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增加2元;按方案二,每月電費支出增加1.9元。
如家庭月用電量為300度,按方案一,每月電費支出增加23元錢。按方案二,每月電費支出增加13.9元錢??梢钥闯觯瑢嵭须A梯電價后,月均用電量在第一檔電量以內的居民用戶電費支出基本不變;月均用電量超過第一檔的用戶,用電量越少,增加電費越少,用電量越多,增加電費越多。
擴展資料
居民階梯電價的電量分檔和電價確定
(一)分檔電量和電價
居民階梯電價將城鄉居民每月用電量按照滿足基本用電需求、正常合理用電需求和較高生活質量用電需求劃分為三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其中:
第一檔電價原則上維持較低價格水平,三年之內保持基本穩定。
第二檔電價逐步調整到彌補電力企業正常合理成本并獲得合理收益的水平。起步階段電價在現行基礎上提價10%左右。今后電價按照略高于銷售電價平均提價標準調整。
第三檔電價在彌補電力企業正常合理成本和收益水平的基礎上,再適當體現資源稀缺狀況,補償環境損害成本。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0.2元,今后按照略高于第二檔調價標準的原則調整,最終電價控制在第二檔電價的1.5倍左右。
實施范圍
(一)居民階梯電價執行范圍為,省級電網供電區域內實行"一戶一表"的城鄉居民用戶。
(二)使用預付費電能表的居民用戶,在實現遠程自動抄表前,可按購電量以年為周期執行階梯電價;其他"一戶一表"居民用戶,在實現遠程自動抄表前,應按供電企業抄表周期執行階梯電價。供電企業抄表周期原則上不超過兩個月。
(三)對未實行"一戶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戶和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如學校等),暫不執行居民階梯電價。電價水平按略低于三檔電價加權平均提價水平調整。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