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
1.簡介:
神農架位于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三峽,北倚房縣、竹山且近武當,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總面積3253平方公里,轄5鎮3鄉和1個國家級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個國有森工企業林業管理局、1個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區管理局、林業管理局和濕地公園均為正處級單位),林地占85%以上。
神農架1970年經國務院批準建制,直屬湖北省管轄,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神農架被學界譽為華中生態要塞、天然森林水塔和綠色碳匯基地。2011年11月,神農架成為由國家林業局、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首批10個森林旅游試點單位之一。北京時間2016年7月17日,中國提交的湖北神農架自然遺產申請項目通過了表決,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0處世界遺產。
拓展資料:神農架位于中國亞熱帶向溫帶過渡的地區,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采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這里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山有六座,被稱為“華中屋脊”。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神農架成為第四紀冰川時期各種動植物的避難所和棲息地,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的所有動植物物種。因此,神農架被世人譽為“物種基因庫”、“天然動物園”和“綠色寶庫”。
遠古時期,神農架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將其抬升為多級陸地,成為大巴山東延的余脈。
據傳神農架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采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后“架木為壇,跨鶴升天”。
神農架人文歷史久遠,早在20多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