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是河北省地級市。
保定,古稱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 ,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 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后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后燕立都之地。保定市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
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試點) ,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全市常住總人口1149萬人。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2016年,完成生產總值3435.3億元(含定州) 。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WWF低碳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涉及保定市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擴展資料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
民國時期,沿清代直隸省建制,留保定府,撤清苑縣。民國二年(1913年)直隸省會遷天津,廢布政使、按察使各署,撤保定府,恢復清苑縣,設范陽道(治清苑),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民國五年(1916年)9月,置直隸督軍署。
民國七年(1918年)改川粵湘贛經略使署,民國九年(1920年)易直魯豫巡閱使署。民國二十四(1935年)6月6日,河北省政府由天津遷至保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保定設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占保定,為河北省日偽軍政首腦機關駐地。日本投降后,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保定,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治所。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為省會,保定市為省轄市;8月9日,保定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同時成立定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8年5月,河北省會遷往天津。
1966年1月,省會由天津遷回保定。
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
1994年12月,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并,為省轄市。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保定 (河北省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