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分不同
泡打粉由蘇打粉添加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為填充劑制成的白色粉末,又稱為發泡粉和發酵粉。
小蘇打為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它也是一種工業用化學品,固體50℃以上開始逐漸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270℃時完全分解。
酵母是基因克隆實驗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體細胞,培養酵母菌和培養大腸桿菌一樣方便。酵母克隆載體的種類也很多。
2、作用不同
泡打粉是一種快速發酵劑,主要用于糧食制品之快速發酵。在制作蛋糕、發糕、包子、饅頭、酥餅、面包等食品時用量較大。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并非系統演化分類的單元。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能將糖發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個自然界,是一種典型的異養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都能夠存活,是一種天然發酵劑。
小蘇打是強堿與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弱堿性。此特性可使其作為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碳酸氫鈉在作用后會殘留碳酸鈉,使用過多會使成品有堿味。
3、原理不同
泡打粉它是由蘇打粉配合其它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為填充劑的白色粉末。泡打粉在接觸水份,酸性及堿性粉末同時溶于水中而起反應,有一部分會開始釋出二氧化碳(CO?),同時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產品達到膨脹及松軟的效果。
在大批量生產饅頭、油條等食品時,常把蘇打粉融水拌入面中,熱后分解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溢出,可致食品更加蓬松,碳酸鈉殘留在食品中。饅頭中添加過量的蘇打粉是可以品嘗出來的。
酵母不具有發酵力的繁殖能力,供人類食用的干酵母粉或顆粒狀產品。它可通過回收啤酒廠的酵母泥、或為了人類營養的要求專門培養并干燥而得。美國、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在普通的糧食制品如面包、蛋糕、餅干和烤餅中摻入5%左右的食用酵母粉以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蘇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酵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泡打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