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降低原燃料中SO3含量,采用SO3含量比較低的原煤和鐵礦石尾礦。加強對窯尾煙室工藝參數的監控,發現有異常現象,及時用高壓水槍進行處理,減少窯尾煙室結皮的發生。 ?
2.提高入窯二次風溫,篦冷機采取厚料層操作。提高煤粉的燃燒速度和燒成帶溫度,降低窯尾溫度,減少還原氣氛。 ?
3.減小三次風閘板的開度,在保證分解爐內煤粉完全燃燒的前提下,盡量減小三次風閘板的開度,其開度降到40%~45%,優化窯爐用風比例。 ?
4.提高窯速,采用“薄料快燒”的煅燒方法適當提高窯速,在系統正常時窯速由3.5r/min提高到3.7r/min,并采用“薄料快燒”的煅燒操作方法以利于窯內物料填充率的降低,增加物料在窯內的翻滾次數,強化物料煅燒。 ?
5.優化調整燃燒器內外風比例根據窯筒體溫度曲線和窯皮長度,同時要求現場人員加強巡檢,及時清理燃燒器端部的積料,防止端部變形,火焰形狀發生改變,影響煤粉的燃燒。 ?
6.降低煤粉細度和水分。出磨煤粉細度和水分控制指標分別降低到<8.0%和<1.0%,這樣更有利于煤粉燃燒速度的提高使煤粉燃燒更加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