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主要就業于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標準、無線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繼續深造方向,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
培養要求 ,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應用設計方法,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主干學科與課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概論、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工程電磁場、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通信網、傳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統設計、無線通信原理、無線傳感器網絡、近距無線傳輸技術、二維條碼技術、數據采集與處理、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組網技術等。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件開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于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由于物聯網涵蓋的領域很多,而本科階段學生可以學到的東西又較為有限。
總的來說,各個學校的物聯網工程專業是結合了學校自身長處與物聯網某個領域的”定向專攻”。很多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總是在說:”我們專業好像和計算機專業學的差不多”、”感覺就是把網絡工程換了個名字”。其實在專業課程設置上,物聯網工程專業和傳統的IT專業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差異的。據了解,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學習編程語言、網絡等IT基礎知識之外(應用層和傳輸層),還需重點學習傳感器、RFID、模式識別基礎這些物聯網感知層方面的知識。物聯網本身是一個很大的圈子,而信息技術是物聯網的基礎和支柱,所以在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程期間,物聯網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區別較小。而在后期專業方向上,物聯網專業的學生接觸的項目、課題會比計算機專業的更加寬泛、充實。物聯網專業就業物聯網工程專業從2011年才開始首次招生,目前為止還沒有畢業生,所以,無法從往年的就業率來判斷未來的就業情況,但我們可從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該專業未來的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