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要環保驗收,環保驗收時在項目建成后,試生產3個月內提交環保驗收申請,如果不驗收會被要求停止生產,并且罰款。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建設項目投入試生產超過3個月,建設單位未申請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辦理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手續。
逾期未辦理的,責令停止試生產,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擴展資料:
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實施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應當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以下驗收材料:
(一)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或調查報告;
(二)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并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或調查表;?
(三)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
對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對環境產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
對主要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提交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
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托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編制。
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由建設單位委托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有相應資質的環境監測站或環境放射性監測站,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的環境影響評價單位編制。
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不得同時承擔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表)的編制工作。 承擔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或者驗收調查工作的單位,對驗收監測或驗收調查結論負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