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農歷年天干地支為:己亥。
所以2019年農歷是己亥年(豬年),納音為平地木,五行屬性為水。公歷平年,共365天,53周。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歷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干支的發明標志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
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于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從文獻記載來看,太古時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
殷商時期出現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和記載數目的文字,稱為天干,并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紀年、月、日、時。天干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