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縣轄28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農場:
鹿城鎮、方集鎮、中崗鎮、柴集鎮、新村鎮、朱寨鎮、柳溝鎮、趙集鎮、田集鎮、苗集鎮、黃崗鎮、焦陂鎮、張寨鎮、王堰鎮、地城鎮、洪河橋鎮、王家壩鎮、王化鎮、曹集鎮、會龍鎮;
王店孜鄉、許堂鄉、段郢鄉、公橋鄉、龍王鄉、于集鄉、老觀鄉、郜臺鄉、安徽阜南經濟開發區、阜濛農場。鹿城鎮為阜南縣區委、縣政府所在地。
阜南區位獨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的農業(林業)循環經濟示范試點縣、全省林業產業十強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擴展資料:
阜南縣歷史
阜南縣在夏、商兩朝屬豫州;周為宋地;春秋時期歸于楚;秦屬泗水郡鹿上縣;漢改鹿上為原鹿(治所在今公橋阮城),后被原鹿與富陂兩侯國分領;三國時期隸屬富陂縣,晉為原鹿縣;南北朝劃歸汝陰郡;隋、唐至五代為潁州治下,宋改潁州府為順昌府,置焦陂(今焦陂集)、永安二鎮。
元廢路置省,屬河南行省汝寧府潁水縣(治所在今地里城),后并入潁州,明為鳳陽府潁州所領;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潁州為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府,原潁州改為阜陽縣;民國時期為安徽省阜陽專區阜陽縣之三(焦陂)、六(地城)兩區轄地;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開辟阜陽南鄉,建阜南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縣后,設阜南辦事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改辦事處為阜南縣,隸屬安徽省阜陽專區,轄原阜陽之趙集、苗集、于集、公橋和原臨泉之方集,原潁上之黃崗共六區;
1952年阜陽之柴集、許堂、朱寨三區劃歸阜南縣,確定了今天阜南縣的基本行政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阜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