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升籌”是開發商的一種銷售手段。認籌后開發商為了更加確認購房者的購買意愿而讓購房者加碼的一種方式。
買房前先是需要“認籌”。開發商在正式銷售房子之前,會推出一些所謂的買贈活動,購買折扣等優惠宣傳,讓打算購買房子的客戶先繳納一部分的“誠意金”,這樣等到房子正式開盤銷售的時候就可以享受到這些優惠活動,一般情況下認籌的客戶人數會多于銷售的房子數量。
從已“認籌”的消費者中“抽”出可以選房者。之后,被抽中的選房者在統一選房號統一交首期,統一簽署認購書或預售合同,挑中房號后,將與開發商簽訂“認購合同”。之后再是簽訂《預售合同》或者《房地產買賣合同》。
擴展資料
買房認籌注意事項
一、“認籌”樓盤大多沒有預售許可證
搞“認籌”的樓盤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很多樓盤是在建設過程中就開始了認籌的,那個時候房子預售許可證估計還沒有辦下來呢。
二、故意控制房號、制造熱銷假象
不少開發商及代理商在“認籌”時,往往故意控制房屋銷售的數量。知情者打了一個比方,有些樓盤往往只放出1/3的房屋,這1/3的房屋銷售完了之后就對外聲稱“全部售罄”,從而故意制造樓盤熱銷的假象。“越說房子賣完了,消費者越急,越急就越想買。但等不到多久,就會發現有人愿意轉手,但價格自然高出了很多。”
參考資料鳳凰網-購房認籌要小心 看清資質再交錢!
參考資料人民網-購房者交5萬認籌金可優先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