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汞(Hg)的效應
汞及其化合物(按Hg計) 含汞0.005mg/l以上的水溶液灌溉水稻,糙米中含汞量均超過我國《食品中汞允許量》規定的0.02毫克/公斤的標準。汞在糙米及油菜中的殘留量隨灌溉液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汞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為根>莖葉>殼>糙米。?
灌溉水中含汞0.005mg/l,則汞在土壤表層即稍有積累,長期灌溉可造成汞在土壤表層的積累,污染土壤,造成對作物的危害。土壤中含汞量隨灌溉水中汞的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溉水進入土壤中的汞主要集中在表層0-5厘米處。
農作物能從被污染的土壤中吸收汞。作物中含汞量與土壤積累量成正相關。根據汞對農作物生長,產量的影響及農產品中的殘留,在土壤的積累,考慮到汞的毒性較大,長期灌溉能污染土壤,擬定汞的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為0.001mg/l。
2、 鎘(Cd)的效應
土壤中Cd的污染,主要來自礦山、冶煉、污水灌溉與污泥的施用等。低濃度的Cd對水稻幼苗表現出一定的生長促進作用,低濃度的Cd處理土壤時,能提高水稻葉片生長速度、增加比葉重、縮短生育期、增加結實率、穗長、二次枝梗數、穗重和單莖重。
但當土壤Cd濃度高到一定含量時,水稻會出現受害癥狀,表現葉片失綠,出現褐色斑點與條紋;嚴重受害的根系少而短,根毛發育不良[5]。插秧后25天,添加Cd 0.5、4.0、64ppm處理的分蘗數比對照分別下降了28.8%、34.9%和53.2%。
土壤高濃度Cd處理,能顯著延遲分蘗高峰、降低葉片生長速率、株高和單株葉面積、穗粒數、結實率、一次枝梗數、二次枝梗數、穗重、單莖重、增加癟粒數。據實驗在草甸褐土上,當土壤Cd濃度為150mg/kg時引起水稻減產10%-30%。
在草甸棕壤的盆栽水稻研究中,當土壤Cd濃度為200mg/kg時,表現植株較矮,無效分蘗增多,地上干物重下降,減產12.3%。
紅壤性水稻土的盆栽試驗表明,無論是氯化鎘或是硫酸鎘形態處理,水稻株高均隨土壤Cd濃度增高而降低,土壤Cd濃度達100mg/kg時減產20%-50%;當達到200mg/kg時,植株矮化,無效分蘗增多,穗實粒數減少,秕谷率增加。
據我們的初步調查發現:重金屬對水稻的污染效應還表現在對水稻的直接傷害上,Cd污染對水稻不同發育時期的光合作用影響非常明顯,并且其光合濃度隨著Cd濃度增高而降低。
3、鉛(Pb)的效應
水稻田的Pb主要是通過農藥(如砷酸鉛)或某些肥料而進入土壤。一定濃度的Pb對作物的生長不會造成危害,但隨著濃度升高就表現出對水稻秧苗素質、生長發育狀況、生育期和產量的影響
Pb使水稻生長受阻的主要原因是根系遭受毒害而喪失正常功能,能減少光合作用,延緩生長,推遲成熟而導致減產,從水稻分蘗期測定的葉綠素來看,不同土壤中水稻葉綠素含量隨Pb的增加而有下降趨勢。
4、砷(As)的效應
農業中曾廣泛使用的含As農藥、除草劑、脫葉劑、雜交稻殺雄劑等和工業中排放出的含As廢水、廢氣、廢物、礦山排放的砷灰、含As尾氣等都直接或間接進入土壤和植物系統而影響土壤和動植物的正常功能。
As對水稻毒害的可見癥狀比較明顯,表現為植株矮化,葉色濃綠,抽穗期和成熟期延遲。
5、鉻(Cr)的效應
Cr對水稻的危害及遷移能力都以6價Cr強于3價Cr,受害的水稻植株變矮,葉片狹窄,葉色枯黃,分蘗減少,葉鞘呈褐色,根系潰爛、細短而稀疏,生長嚴重受抑。
鉻對水稻生理生化過程的影響研究還不多。有研究表明,鉻影響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從而抑制萌發和發育,使產量降低。鉻處理時水稻幼苗葉片可溶性蛋白質、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下降,而POD活性急劇上升。
擴展資料:
影響水稻吸收重金屬的因素
1、土壤質地和有機質的影響。
2、土壤PH值的影響。
3、土壤EH值的影響。
4、水稻對重金屬的抗性及生物學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產品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農田重金屬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