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用于瘀血阻絡,胸痹心痛,中風偏癱,肺虛咳喘,高脂血癥。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斂肺平喘,化濁降脂的功效。
銀杏多皺折或破碎,完整者呈扇形,長3~12cm,寬5~15cm。黃綠色或淺棕黃色,上緣呈不規則的波狀彎曲,有的中間凹入,深者可達葉長得4/5。具二叉狀平行葉脈,細而密,光滑無毛,易縱向撕裂。葉基楔形,葉柄長2~8cm。體輕。氣微,味微苦。
銀杏樹植物的干燥葉為入藥部位,而銀杏葉在秋季葉尚綠時采收,及時干燥。
擴展資料:
銀杏樹為落葉大喬木,高30~40米,全株無毛,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
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15)厘米,具多數叉狀并歹帕細脈。
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單生于短枝的葉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狀,雄蕊多數,各有2花藥;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盤狀珠托的胚珠,常1個胚珠發育成發育種子。種子成熟期9~10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銀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