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用筷子敲擊杯碗
在等待就餐時,不要坐在餐桌旁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碗盤或茶杯的邊緣。一方面是對主人不禮貌,認為在催菜;另一方面老一輩人會認為這是乞丐的舉動。
2、不能用筷子亂揮
有的人在聚餐時,也容易不顧周圍而起身夾菜、翻動挑揀盤中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這都是極不禮貌的行為。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中揮來揮去,上下亂翻,要選擇夾靠近自己一邊的菜;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3、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
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同于給死人上香一樣,所以說,把筷子插在碗里是決不被接受的。
擴展資料
筷子的起源
《禮記·曲禮上》中說:“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羹不是現在所說的湯,而是指用肉或菜做成的帶汁食物,用筷子取食顯然更合適。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現了不少骨制的短棍,以前被認為是發笄,但龍虬莊考古隊的報告認為是筷子的原型。
“筷子”之名的出現,應該在明代。明代《菽園雜記》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
由于“箸”和“住”同音,船家特別忌諱,改稱“快兒”,希望船可以快行,討個口彩。考慮到筷子的材質一般是竹木,所以又加了個竹字頭。
這個名字在民間廣泛流傳,久而久之,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也開始使用。到現代,則統一稱為“筷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如何教孩子使用筷子 用筷子禮儀要知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一雙筷子的誕生與流行:既是餐具,也是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