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送奶工周建的一天工作為案例:
凌晨3點,夜色漆黑,涼風習習,送奶工周建初整理好牛奶箱從奶站出發,他要摸著月色,騎送奶車,走6公里,爬282階樓梯,送完132份牛奶。
夜色的燈光下,記者看到一個身影,周建初騎著電瓶車,搖搖晃晃,在海南新村小區里不停穿梭,遞送牛奶。因為操勞,50多歲的周建初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從事送奶工作十余年,是奶站里工作時間最久的一名老員工。他說:“1999年,海門衛崗設立了奶站,我就來到這兒工作,沒想到一干就是13年。每天凌晨,我離開家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逢年過節也不例外。”
奶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周建初是一個極富責任心的人。2008年下大雪的那一天,室外寒風凜冽,大雪阻斷道路。奶站規定:早晨6點半前送完所有的牛奶,但因為大雪,道路濕滑,送奶工們不知所措。然而面對這種情況,周建初毅然推著自行車,步行前進。他沒敢騎車,生怕摔壞牛奶。他說:“這么多人家等著牛奶,按時送達是我的責任。雖然道路難走,但并不是不能送牛奶。”周建初,憨厚、老實、勤勞,一年到頭兢兢業業。
談到家人的時候,周建初有點愧疚:“雖然,我沒有能力讓他們住上大房子,開上好車子,但我會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讓他們生活得好一些。我愛我的家人,他們也支持我的工作,兒子說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我。”說起兒子,周建初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兒子現在有出息了,考上大學了,在學校里時常做兼職,賺了錢還不忘給我們買禮物。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我的職業受人尊敬”
朱萍身材嬌小,聲音輕緩,一看就是個柔弱女子,然而在工作中,她是個內柔外剛的送奶員工。
朱萍曾經在法萊爾服飾店工作,因為工作緣故不能整天照顧孩子。一次偶然經過宏偉市場時,朱萍發現奶站正在招募送奶員工。“送奶工都是凌晨開始上班,清晨結束工作,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在家照顧孩子。”于是朱萍應聘當了一名送奶工。
然而這份工作卻比她想象的要艱辛許多。為了半夜能爬起來,每天她早早吃了晚飯便爬上床,當她沉浸在美夢里,一陣急促的鬧鐘鈴聲將她吵醒。她猶豫著,希望在溫暖的被窩里多躺一會,可是她更清楚自己的職責。來到奶站整理好牛奶,她騎上電瓶車前往城北新村。朱萍不好意思地說:“剛開始送奶的時候,因為是凌晨,天還沒亮,我有點害怕,畢竟那刻的街道安靜得可怕。幸虧有同事和朋友的鼓勵和建議,我總是撿有路燈的道路走。可能是我缺乏鍛煉的緣故,剛開始爬樓梯總是累的氣喘吁吁,背上被汗水浸透。”
最初的幾天,她腰酸背痛,走路都直不起腰,這讓她萌生了放棄這份工作的念頭。周建初告訴她,爬樓梯的時候盡量不要心急,要慢慢來,這就像是長跑,要留足體力做持久戰的準備,而不是一下子把氣力都用出來。聽了周建初的建議,她逐漸放慢腳步,調整心態。雖然速度比以前慢了些,但仍然可以按時完成送奶任務。朱萍暗示自己,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不可以的。一段時間后,她逐漸適應了這項工作。朱萍得意地告訴我們,現在即便讓她爬個10樓,她也不用停下來休息,不會喘粗氣,體質比原來好多了。
忙完了一早上的工作,朱萍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女兒望著母親疲憊的模樣,用小手輕輕拂去母親頭上的汗珠。女兒懂事地說:“媽媽,能不能不要那么辛苦,我心疼你。”看著女兒懂事的樣子,朱萍內心生出了安慰和快樂。然而真正愛上這份工作卻緣于一件小事。那天,她像往常一樣來到宏日陽光水岸送奶,發現奶箱上放著一張精美的卡片,上寫“謝謝親愛的送奶工,我們感謝你的付出,我們尊敬你!”雖然只是簡短的一行字,卻讓朱萍感受到無限的溫暖。朱萍激動地說:“以前我覺得自己的職業是那么的不起眼,我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我是送奶工,然而從那天起,我可以自豪地告訴別人,我是一名送奶工,我的職業一樣神圣,一樣受人尊敬。”
“我學到做人的道理”
高永杰是送奶員工里年齡最小的一個,25歲的小伙子沉穩細致,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裝箱,騎車,出發,每一個步驟,他都有條不紊,對顧客更是服務周到。
高永杰坦誠地說:“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讀書,走入社會才發現自己沒有什么技能,家里人介紹在這兒做一名送奶工,開始的時候我不愿意,覺得這是一份沒有挑戰的工作。”第一天上班,高永杰騎上電瓶車,載著近200份的牛奶,飛奔而去,結果,轉彎的時候一不小心摔了數十瓶牛奶。“當時很害怕,一下子慌了神,我想那么多牛奶應該要賠不少錢吧,我才開始工作沒什么積蓄,伸手向家里要,覺得不好意思。回到奶站,負責人居然沒有怪我,重新幫我裝好牛奶,囑咐我要小心。還跟我說,送牛奶,看著容易,實則艱辛。”聽了這話,高永杰忐忑不安的心情才松弛下來,認識到這不是一份輕松的工作,“現在,我騎車小心翼翼的,再未摔倒過。”
高永杰的媽媽黃女士告訴我們,他現在身上一直帶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一些用戶資料。根據這些資料,他會把吸管按時給顧客送去,他會在天氣變暖的時候提醒顧客牛奶需要保鮮存儲,他會把牛奶直接送到腿腳不便的用戶家門口……看到兒子能安心踏實地做一份工作,黃女士感到莫大的高興。
家住中南世紀城的楊女士說:“給我們家送奶的小伙子,服務十分周到,有一次他把我們家的牛奶漏送了,我打了電話詢問情況后,小伙子立即專門送來,并且還一個勁地向我道歉。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像小伙子態度那么好的,倒是少見,我很喜歡。”對于楊女士所說的一切,高永杰感到不好意思,摸著后腦勺說:“我忙暈了,漏送了楊女士家的牛奶,沒想到還受到贊揚。不過,在這份辛苦的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奶站的負責人對這個小伙子贊不絕口,“現在年輕人很多找不著工作,主要是怕辛苦。像小高這樣肯吃苦,又聰明的孩子實在很少,關鍵是他肯動腦花心思。小伙子還給了我不少好建議,這些金點子使得我們的服務更人性,更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