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能電離(本質區別):電解質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電離的化合物,而非電解質不能電離。
2、常見物質類別:電解質一般為酸、堿、鹽、典型的金屬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屬氫化物。非電解質通常為非金屬氧化物、某些非金屬氫化物和絕大多數有機物。
3、化合物類別:電解質為離子化合物和部分共價化合物,非電解質全部為共價化合物。
擴展資料
電解質包括離子型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非電解質包括弱極性或非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電解質水溶液能夠導電,是因電解質可以離解成離子。至于物質在水中能否電離,是由其結構決定的。因此,由物質結構識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是問題的本質。
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
從概念可以看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區別在于“或”與“和”,前者則表示,只需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成立,即在水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可以叫做電解質,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也可以叫做電解質;而后者,則需兩個條件同時滿足,即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同時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才能叫做非電解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電解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非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