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準制與審批制的區別如下:
1、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于政府投資項目;核準制則適用于企業不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
2、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是對投資項目的全方位審批,而核準制只是政府從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不負責考慮企業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經濟效益等因素。
3、程序環節不同。過去的審批制一般要經過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多個環節,而核準制只有項目申請核準或備案一個環節。
審批制
1.審批范圍。審批制適用于政府投資項目。政府投資項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預算內資金、國債專項資金、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資金投資建設的地方項目。
2.投資內容。政府投資主要用于社會公益事業、公共基礎設施和國家機關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科技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化。
3.投資方式。政府投資采取直接投資、資本金注注入、投資補助、貼息等投資方式。
4.審批權限。省發改部門是負責全省政府投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市、州、縣(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是負責本行行政區域內的政府投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
核準制
1.企業投資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所列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的,均應當向當地投資主管請求核準。???
2.進行核準的項目,應當向核準機關提交申請報告。申請報告應當由具備相應工程資質的機構編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核準制,百度百科-審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