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重慶成立直轄市最早的具體時間是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重慶市將原有的6個區改設為12個區,巴縣龍隱鄉(小龍坎、沙坪壩、磁器口一帶)劃入重慶市。5月5日,遷都至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即直轄市),析出四川省。
重慶亦成為繼南京、上海、天津、青島、北平后的第六個中央院轄市,轄區范圍大致為今重慶主城區,即渝中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以及江北區、南岸區,而北碚市(今北碚區)為中央行政院和臨時政府所在地。1939年至1940年,川渝省市劃界,巴縣、江北縣位于城郊的區域陸續劃歸重慶市。
擴展資料:
重慶成立直轄市的相關歷史節點:
①1954年7月,西南大區北碚市并入重慶市,重慶直轄市被撤銷,重慶與四川合并,重慶從直轄市降為副省級市。
②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重慶直轄市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共43個區市縣,面積82402.95平方千米,3002萬人。
③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三次成為直轄市。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