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常常把湛盧、巨闕、勝邪(一作鏌邪)、魚腸、純鈞稱為五大名劍。
其實歐冶子還鑄造有三把更為鋒利的鐵劍。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是中國最早的鐵劍。
歐冶子所鑄各劍的去向:
1、湛盧劍:吳越爭霸,越王勾踐戰(zhàn)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終日佩帶在身,后飛往楚國被楚昭王所得,后傳到南宋名將岳飛手中,岳被害后,不知去向。
2、純鈞劍:吳國名將伍子胥所佩,伍曾用此劍指揮干軍萬馬歷沙場,后沉入杭州錢塘江,若干年后,伍子胥也葬身于此。
3、魚腸劍:專諸所用,公子姬光指使專諸用此劍刺死吳王僚謀奪王位,公子姬光繼位后稱闔閭,吳王做賊心虛,害怕見物思情,總覺得魚腸匕首是不祥之物,因而封藏不敢佩用。事過十八年之后,闔閭王在吳越戰(zhàn)爭中受傷死亡,吳太孫夫差于公元前495年嗣位,并在破楚門外的海涌山為其父做了墳墓,連同魚腸劍一同埋葬海涌山。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命人掘閻閶的墳墓,以求取魚腸劍,但“鑿山求劍無所得,洞鑿處成深洞”,現(xiàn)為虎邱劍池,今日蘇州風景區(qū)之一。
4、龍淵、工布二劍:越王滅吳之后,北上會齊、晉諸侯稱霸業(yè)(中原)。到公元前235年,越國被楚國消滅,公元前222年,楚國被秦國滅,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楚王所用的“龍淵”“工布”被秦始皇繳獲成了他腰中之物。
5、干將莫 劍:吳越爭霸時沉入延平(今南平)劍溪(閩江)。
拓展資料:
歐冶子(約前560年-前510年),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初期越國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chuàng)始人,烏程甌余山人,曾為越王允常、楚昭王鑄寶劍。一說為古代甌江流域生活著的閩族匠人。福州古稱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歐冶池,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盧山、浙江龍泉七星井,均有歐冶子鑄劍遺跡。歐冶子子孫多為能工巧匠,漢代在距龍淵不遠的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蒼南縣一帶聚族而居,形成望族。歷經(jīng)北宋南宋創(chuàng)修族譜、興建祠堂、敦親睦族,遂把歐氏祠堂統(tǒng)一命名為“平陽堂”。
歐冶子誕生時,正值東周列國紛爭,先是吳國攻破楚國,后吳越先后吞并長江以南45國。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里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chǎn)工具。他肯動腦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體強健,能刻苦耐勞。他發(fā)現(xiàn)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后改名龍泉劍),開創(chuàng)中國冷兵器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