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六必居的發源地是山西臨汾西社村,創始人是村里的趙姓三兄弟,他們決定開一家小店鋪來維持生計。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是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而他們沒有賣茶,因為是六個人合伙開的買賣,所以就取名為“六心居”。后來這“六心居”發展壯大之后,就想找個書法很好的人來題匾以提高小店的名氣,于是他們便找到了嚴嵩。
那時的嚴嵩雖說字寫得已經很好,但還不曾發達,所以一請就滿口答應了。他揮手提筆寫下“六心居”這三個字,但寫完之后他總覺得不舒服,轉身對趙氏兄弟說:“‘六心居’這個名字不好,一起做生意有六條心,生意怎么可能做好呢?”
于是嚴嵩就在“心”字上加了一撇,就成了今天的“六必居”。
擴展資料
六必居醬園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京城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
六必居醬園坐落在前門糧食店街三號,其門面房子是中國古式的木結構建筑,為1994年重新翻建,仍保持著古香古色的建筑風格。六必居店堂里懸掛的“六必居”金字大匾,出自明朝首輔嚴嵩之手。此匾雖數遭劫難,仍保存完好,現已成為稀世珍品。?
六必居的涵義是:黍稻必齊,曲蘗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在生產操作工藝上可以解釋為:用料必須上等,下料必須如實,制作過程必須清潔,火候必須掌握適當,設備必須優良,泉水必須純香。
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醬菜,它也是北京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顯著的一家。六必居有十二種傳統產品,它們是:稀黃醬、鋪淋醬油、甜醬蘿卜、甜醬黃瓜、甜醬甘露、甜醬黑菜、甜醬倉瓜、甜醬姜芽、甜醬八寶榮、甜醬什香菜、甜醬瓜、白糖蒜。這些產品色澤鮮亮,醬味濃郁,脆嫩清香,咸甜適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六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