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主要機構:理事會、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外圍組織、歐洲統計局、歐洲審計院、歐洲中央銀行、歐洲投資銀行。
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
該聯盟現擁有28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
擴展資料
歷史
聯合的構想
歷史上,曾有數個帝國用武力統一了歐洲的廣大地區,像是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神圣羅馬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納粹德國。
而王朝聯盟(Dynasticunion)則是統一歐洲領土的和平手段,另外也有少數的國家聯盟,如地處中東歐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地處中歐的奧匈帝國和地處亞洲西部、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歐洲聯盟成員國示意圖歐洲聯盟成員國示意圖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
歐洲統一的思想,在20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
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后,波希米亞國王喬治就于1646年建議,歐洲基督教國家應該組成聯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當時就有歐洲人設想歐洲仿效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歐洲合眾國,支持此提議者包括拉法耶特侯爵、泰狄士·高斯士高等。
19世紀初,拿破侖曾在大陸封鎖期間在歐洲大陸實行關稅同盟。
最初于1948年由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組成的關稅聯盟,主要是免除關稅,開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貿易。
該關稅同盟對當今歐盟的建立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政治聯盟條約》現實意義
《政治聯盟條約》確定了政治聯盟的基本目標。
為便于推行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條約在決策方式上規定對某些決定可采取特定多數制,這是對至今實行的每項決定必須一致通過這一規定的重要補充。
條約還準備把西歐聯盟變為一個地區性防御機構,作為政治聯盟的組成部分,實施與防務有關的決定。
在防務問題上,由于英國反對建立歐洲獨立財務體系,主張西歐聯盟只作為北約的補充,而法德則主張把西歐聯盟作為歐共體的防務機構,
結果條約規定,把西歐聯盟建設成歐共體的防務機構,負責制訂歐洲的防務政策,同時與北約保持一定聯系。條約還規定用5年時間讓西歐聯盟與北約把包括后勤在內的各項工作統一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洲聯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洲聯盟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