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和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是沒有區別的,邊際產量遞減規律又稱作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二者描述的是一個同樣的現象。
邊際報酬遞減(也就是邊際產量遞減)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同種生產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是遞減的。
可以如此表示:Y=f(L),其中f''<0。規模報酬遞減是指總產量的增長比例小于要素投入的增長比例。簡單的可以認為是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Y=AK^aL^b。當a+b<1規模報酬是遞減的。可以看出其聯系都是由于生產要素投入的改變而引起產量的改變。
對這一規律的正確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隨著可變要素的連續增加,邊際產品變化要經歷遞增,遞減,最后變為負數的全過程。遞增是因為固定要素在可變要素很少時潛在效率未發揮出來。一旦固定要素潛在效率全部發揮出來了,邊際產量就開始出現遞減。這個規律的意義在于:當一種要素連續增加時,遲早會出現邊際產品遞減的趨勢,而不是規定它一開始就遞減。
其次,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只適用于可變要素比例的生產函數。如果要素比例是固定的,這個規律也不成立。
最后,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前提條件是技術水平不變。若技術水平發生變化,這個規律就不存在。在歷史上,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正是沒有考慮到長期的技術進步,錯誤地預計了人口增加帶來的后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邊際報酬遞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