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術起源于RFID,但是與RFID相比有一定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工作頻率:NFC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13.56MHz)及超高頻。
2. ?工作距離:NFC的工作距離理論上為0~20cm,但是在產品的實現上,由于采用了特殊功率抑制技術,使其工作距離只有0~10cm,從而更好地保證業務的安全性。由于RFID具有不同的頻率,其工作距離在幾厘米到幾十米不等。
3. 工作模式:NFC同時支持讀寫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讀卡器和非接觸卡是獨立的兩個實體,不能切換。
4. 點對點通信: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5. 應用領域:RFID更多的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和資產管理上,而NFC則工作在門禁,公交卡,手機支付等領域。
6. 標準協議:NFC的底層通訊協議兼容高頻RFID的底層通信標準,即兼容ISO14443/ISO15693標準。NFC技術還定義了比較完整的上層協議,如LLCP,NDEF和RTD等。?
擴展資料:
NFC和RFID的實際應用
一、內置NFC功能的設備主要以手機為主,也有不少平板電腦和藍牙音頻設備內置了NFC功能。NFC技術在手機上應用主要有以下五類:
1. ?接觸通過(Touch and Go),如門禁管理、車票和門票等,用戶將儲存車票證或門控密碼的設備靠近讀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管理。
2. ?接觸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觸式移動支付,用戶將設備靠近嵌有NFC模塊的POS機可進行支付,并確認交易。
3. ?接觸連接(Touch and Connect),如把兩個NFC設備相連接,進行點對點(Peer-to-Peer)數據傳輸,例如下載音樂、圖片互傳和交換通訊錄等。
4. ?接觸瀏覽(Touch and Explore),用戶可將NFC手機接靠近街頭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電話或海報,來瀏覽交通信息等。
5. ?下載接觸(Load and Touch),用戶可通過GPRS網絡接收或下載信息,用于支付或門禁等功能,如前述,用戶可發送特定格式的短信至家政服務員的手機來控制家政服務員進出住宅的權限。
二、RFID技術的應用主要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
1. ?無源RFID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于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
2. ?有源RFID產品,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如智能監獄,智能醫院,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屬于遠距離自動識別類。
3. ?半有源RFID產品,結合有源RFID產品及無源RFID產品的優勢,在低頻125KHZ頻率的觸發下,讓微波2.45G發揮優勢。半有源RFID技術,也可以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利用低頻近距離精確定位,微波遠距離識別和上傳數據,來解決單純的有源RFID和無源RFID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
簡單的說,就是近距離激活定位,遠距離識別及上傳數據。該產品集有源RFID和無源RFID的優勢于一體,在門禁進出管理,人員精確定位,區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電子圍欄及安防報警等領域有著很大的優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近場通信
百度百科——射頻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