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1-2位:前兩位代表各省級政府的代碼。3-4位:3-4位代表地、市級政府代碼。5-6位:5-6位代表縣、區級政府代碼。7-14位:7-14位代表身份證持有人的出生年、月、日。
15-18位:15-18位代表身份證持有人在當地的順序碼,其中奇數為男、偶數為女。Ⅹ是羅馬數字的10,用X來代替10,可以保證公民的身份證符合國家標準。
尾號的校驗碼,是由號碼編制單位按統一的公式計算出來的,如果某人的尾號是0-9,都不會出現X,但如果尾號是10,那么就得用X來代替,因為如果用10做尾號,此人的身份證就變成了19位,違反了國家標準,并且中國的計算機應用系統也不承認19位的身份證號碼。
擴展資料:
18位身份證標準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實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號碼》中做了明確的規定。
在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建立了公民身份號碼制度,把原本在申領居民身份證時才確立的15位居民身份證號碼,替換為出生時編排的終身不變的唯一的18位代碼,即公民身份號碼。公民身份號碼的不僅應用在居民身份證上,也運用于其他領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證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