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出廢物
腎小管尚可分泌排出藥物及毒物,如酚紅、對氨馬尿酸、青霉素類、頭孢霉素類等;藥物若與蛋白質結合,則可通過腎小球濾過而排出。
2、調節體內水
調節人體水及滲透壓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腎小管。近曲小管為等滲性再吸收,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場所。
3、電解質濃度
腎小球濾液中含有多種電解質,當進入腎小管后,鈉、鉀、鈣、鎂、碳酸氫、氯及磷酸離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體的需要,由神經內分泌及體液因素調節其吸收量。
4、內分泌功能
腎臟分泌的內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類物質,參加腎內外血管舒縮的調節;又能生成1,25-二羥維生素D3及紅細胞生成素。
擴展資料
傷腎行為:
1、長期熬夜
中醫認為,白天屬陽,夜晚屬陰,而動養陽,靜養陰,所以,人選擇在白天活動和工作,消耗精力以養陽,而在夜晚,人就需要靜下來,進行休息,這樣才能夠養陰。一個人如果不遵循這樣的規律,夜晚不睡覺,經常熬夜,慢慢地人體的陰陽就會失去平衡。
2、久坐少動
長時間坐著不動,腹腔和下身的血液循環會受到阻礙,氣血運行不暢,自然會影響到腎功能的正常發揮,出現代謝物質排泄緩慢的問題,容易出現腰酸、背痛、肢體麻木等癥狀。
同時,整個身體的氣血運行也會受到牽連。而且,腎臟與膀胱相表里,長期坐著的姿勢會使膀胱經受到壓迫,造成膀胱經的氣血運行不暢,從而牽連到腎,影響腎臟健康。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遠離七大傷腎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