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不同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冶煉是一種提煉技術,是指用焙燒、熔煉、電解以及使用化學藥劑等方法把礦石中的金屬提取出來。
2、分類不同
鑄造: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制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后才能取得成品。
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冶煉:冶煉分為火法冶煉、濕法提取或電化學沉積
火法冶煉,又稱為干式冶金,把礦石和必要的添加物一起在爐中加熱至高溫,熔化為液體,生成所需的化學反應,從而分離出粗金屬,然后再將粗金屬精煉。
濕式冶金,濕法冶金這種冶金過程是用酸、堿、鹽類的水溶液,以化學方法從礦石中提取所需金屬組分,然后用水溶液電解等各種方法制取金屬。此法主要應用在低品位、難熔化或微粉狀的礦石。現在世界上有75%的鋅和鎘是采用焙燒-浸取-水溶液電解法制成的。
這種方法已大部分代替了過去的火法煉鋅。其他難于分離的金屬如鎳-鈷,鋯-鉿,鉭-鈮及稀土金屬都采用濕法冶金的技術如溶劑萃取或離子交換等新方法進行分離,取得顯著的效果。
3、近代發展不同
冶煉:2012年8月我國精煉鋅產量39.7萬噸,同比下降2.2%,環比增長8.5%。1-8月累計精煉鋅產量313.4萬噸,同比下降5.1%。8月國內鋅冶煉企業開工率僅為72.41%,同比下降2.68個百分點,創年內最低。開工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限電以及原料緊缺影響。
8月鋅價繼續下滑,國內加工費、進口加工費均走低,且礦山惜售情緒較濃,冶煉企業原料壓力加重。進入9月份,限電有所緩解,企業檢修也基本完成,并且下游生產旺季將至,預計冶煉廠生產情況會有所好轉。
鑄造: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產品技術的進步 ,要求鑄件各種機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時仍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另一個原因是機械工業本身和其他工業如化工、儀表等的發展,給鑄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
如檢測手段的發展,保證了鑄件質量的提高和穩定,并給鑄造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電子顯微鏡等的發明,幫助人們深入到金屬的微觀世界,探查金屬結晶的奧秘,研究金屬凝固的理論,指導鑄造生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冶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