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有四環,是內環線、中環、外環和郊環,分別長47.7千米、53.8千米、99千米、189千米。
1、內環線
內環線是上海市最早建設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全長47.7千米 ,于1993年開工建設 ,1994年滬太路至金沙江路的一期工程建成通車 。
它的浦西部分主要沿“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南二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中山北一路→中山北二路→黃興路”修建高架道路 ,分為雙向四車道 ,設計時速80KM/小時 。
浦東部分為“羅山路→龍陽路”的地面快速道路 ,浦東部分作為最后的施工階段經進行了高架道路建設 ,已于2009年12月25日晚上10時整正式通車,至此上海內環線才算真正意義全線通車。
2、中環線
是上海的一條封閉式環形快速機動車專用路,位于內環高架路和S20外環高速之間的一條城市快速路。2015年9月29日全線通車,中環線浦西段全長38.2公里,浦東段南段南段全長15.6公里。
3、外環線
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編號為“滬高速–S20”,是環繞中國上海市的一條環形城市高速公路, 全長99千米,分成五個部分建設,總投資約一百七十五億元。
上海外環高速公路根據全封閉的城市高速公路標準設計,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八十千米。
4、郊環線
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G1503,是環繞中國上海市區的一條高速公路,全長約189公里,其中,郊環嘉金立交至A6新農立交段為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G15沈海高速的組成部分。
2019年4月3日起,上海繞城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編號由G1501更名為G1503。
擴展資料:
上海內環線高架道路是由連續49個緩和曲線段和直線段組成的一個環形高速道。道板由2500余根深達30余米的砼立柱支撐。
為了滿足墩位放樣的相對精度,測繪院在城市二等三角網下專設一覆蓋大部分市區的高精度三等三角網(13點)和沿高架路線的11條共49點的四等空中電磁波測距導線,作為高架墩位放樣的依據。
為控制墩面高程,沿高架路線每隔1公里左右測設一個二等精密水準點,作為施工高程放樣依據。為進行高架路沿線房屋的拆遷及路線的設計,需要在沿線100米寬的范圍內進行地形圖修測,全部工作量折合1:500地形圖60余幅。
修測結束后繪制成1:500的條狀地形圖40余張。由于時間緊迫,地形修測的外業人員每天風餐露宿,長途跋涉,勤奮工作,及時向指揮部上交了全套成果。
高架路中心線測設包括坐標計算和外業放樣兩部分。坐標計算人員在高架路跨越的近200幅1:500地形圖上,按圖上規劃紅線位置圖解出坐標,然后歸化計算出轉折點之間的最或是直線方程式,從而求出轉折點坐標及曲線上特征點坐標。
在調算過程中必須反復校核,認真對待。坐標調算后,經設計人員審核確定94個點為高架中心線控制點。
按設計提出的要求,在整個高架路通過的線路上每隔20米需要測設一個道路橫斷面,整個線路共需測1480個橫斷面。每個橫斷面均須穿過整個道路至紅線外側10米或至現有建筑線。
作業人員根據路上砼板的尺寸(原中山環路上鋪的都是長方形砼板)來確定測點至橫斷面中間點之間的距離,并用對講機將距離迅速報至測站上。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100余張道路縱橫斷面圖如期完整交到設計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內環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中環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郊環高速公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上海外環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