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元699年建于富士山2合目的富士山中最古老的神社。
景觀介紹:
1、社殿、樓門
現存本殿、拜殿、幣殿、樓門建于慶長9年(1604年),是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為慶祝關原合戰勝利所建。
2、涌玉池?
池水來自富士山積雪融化,古代有登富士山前先在此祈禱的風俗。
3、鏡池
鏡池是位于樓門前的池塘,又名“眼鏡池”。 大正4年(1915年),為紀念大正天皇即位,中央的輪橋改為石制。?
4、鉾立石
鉾立石是位于樓門前石階上的天然石,是“山宮御神幸”(明治初年以前一直舉辦的祭典)供奉神鉾的地方。
5、櫻花馬場
櫻花馬場種植櫻花樹。每年5月5日,都會此舉行神事流鏑馬式。包括櫻花馬場在內,神社境內共植有櫻花樹500余棵,是春天盛開櫻花的地方。據說,武田信玄和武田勝賴曾在這里種植了櫻花樹,拜殿前現存垂櫻號為“信玄櫻”。
擴展資料:
淺間神社的起源:
傳說垂仁3年(前27年),垂仁天皇為鎮祭富士山靈,在山宮(現在地北方約6千米)祭祀淺間大神。大同元年(806年),在平城天皇的命令下,坂上田村麿在現在的大宮之地修建了一個社殿。在中世紀,受到了源賴朝、武田信玄、武田勝賴、德川家康等知名武士的推崇。
江戶時代中期,富士登山活動急劇增加,各地出現了淺間神社分社、富士冢等淺間信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冨士御室淺間神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