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五斗米教是由張道陵創立的。
張道陵是東漢時期的人物,他創立的五斗米教也被稱為天師道或正一盟威之道。這一教派主張“得道成仙”,崇拜老子作為創世者并繼承了先秦以來神仙的思想。據傳,張道陵初創該教時,采用設置祭壇的方式傳道授業,并且規定信徒需要繳納五斗米作為信仰的憑據和入道的費用,因此得名為五斗米道。他所創立的五斗米教為后來的道教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其主要信仰是通過修煉達到長生不老,并且強調了神仙的存在和人們通過修煉可以與神仙溝通,達到飛升仙界的目的。這一教派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至今仍然是道教的重要分支之一。
具體來說,五斗米教的創立背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東漢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們渴望尋求精神寄托和生命的長久之道。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道陵創立了五斗米教,通過修煉和信仰神仙的方式,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慰藉和生命的希望。該教派的傳承方式也具有特點,重視師徒傳承和家族傳承,使得這一教派得以在民間廣泛傳播和發展。
總的來說,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教是道教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